第一百九十章 龙瓶迷案 1-《混唐》


    第(2/3)页

    但是怪事发生了,等到肖家的人将贮藏室的大门开启,进入屋子里时,却发现那件举世无双的龙瓶却已不翼而飞。大家都惊呆了,明明在昨天夜里,肖家的当家人肖世居,将龙瓶亲自放在这室中的,门上巨锁完好,并无任何人进入的痕迹,而龙瓶却失踪了,神秘的失踪了。

    杨县令意识到这件案子不一般,他先叫肖家的人不要声张,静观其变,然后自己将整件事情前前后后仔细调查了一遍。杨县令首先意识到肖家的人在狂喜之余开庆功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难免有不法之徒或是与肖家有仇的人来顺手牵羊,然后陷害肖家。

    这天夜里,杨县令一个人将自己反锁在密室之中苦思冥想,想要找出线索;门外守卫的捕快声称,屋子里的灯光一夜未熄,也听到了屋子里杨县令走动的声音。但到了第二天,捕快却怎么也叫不开屋子,大家情急之下破门而入,发现杨县令倒在血泊中,已死去多时了。

    屋子里没有别人进去过,而从杨县令的死状来看,也没有与人打斗的痕迹,他前心被捅出一个大大的血洞,五脏外露,惨不忍睹;此外,杨县令脸上还留着一层薄薄的水迹,不知是何物。捕快们搜遍了整间屋子,却没有找到任何凶器。

    龙瓶的丢失很可能也是肖家不愿意献给朝廷而演出的一场监守自盗的把戏。于是,怀清县县丞命人将肖家全家捕获,投入大牢,然后在土阳村外布了暗探,严防有人将龙瓶带往外地,又将百里加急的案宗呈报给绛州刺史慕亮。

    慕亮将肖家一干人拿到绛州府大堂,查问了数场,不得要领,又将密室翻了个遍,连地面的青石板都挖开了,也没找到龙瓶,只好飞报朝廷。

    慕亮查问无果,而且又找不出龙瓶,更不知肖家的人是如何在密室中杀死杨县令,他计算着行程,最多还有十天,朝廷的回文就要到了,而到那时他如果还不能查出真相,找到龙瓶,他的刺史位子就岌岌可危,所以他才会坐立不安。

    张宝儿听完了慕亮的述说,嘴角微微翘了起来,显然对这件事也产生了兴趣。

    张宝儿站起身来对慕亮道:“既然刺史大人看的起下官,下官便陪刺史大人走一趟,查查这桩奇案的来龙去脉。”

    慕亮高兴得不得了,大笑道:“我就说我福星高照吧,只要张县令出马,就算再来一百桩这样的奇案,张县令也能手到病除……”

    此时,慕亮压根没提崔湜来信的事情,他怕张宝儿得知自己不久将要去长安赴任,对此案不上心了,无论如何也得等等案子破了再告诉他。

    张宝儿喊来陈桥,将县衙所有事务交待给他,自己则带着华叔、吉温与几名捕快与慕亮前往怀清县。

    慕亮与张宝儿一行刚来到怀清县,便听到一个坏消息:土阳村昨夜又出了一桩命案。”

    张宝儿看了慕亮一眼,发现他的眉头紧皱,嘴里轻轻嘀咕道:“怎么又是土阳村……”

    怀清县是绛州府最北边的一个县,土阳村又是怀清最北边的一个村,曲城已经有盎然春意了,可这里却依然是寒冬未尽。冒着凛洌的寒风,慕亮与张宝儿一起赶到了土阳村,来到发生命案的地方。

    凶案现场是土阳村口的一座神庙,他们一行到达的时候,怀清县衙的人已来多时了,县丞指挥着捕快们护起神庙,不许闲人进入。慕亮与张宝儿分开人群,走进神庙里。

    首先映入他们眼帘的就是那具尸体,可以看出是一个中年男人,横躺在神像之下,地上的鲜血流了不少,他的脖子几乎都要被砍断了,只连着一点皮肉在颈子上;他那一只独眼圆睁着,充满了惊恐与诧异;一只灯笼扔在一边,里面的蜡烛还留有一半,外面纸做的灯笼皮烧去了一小半。

    慕亮一面让仵作验尸,一面听本地地保介绍情况,大略知道了一些。

    死者名叫王春,是土阳村里的一个破落户,家中只是光棍一人,没有亲属,更无子女,只因为年轻时当兵打仗,被流箭射去一只眼睛,又伤了一条腿子,所以回家之后便娶不上老婆;村里人可怜他,给他找了个差事,守护这座神庙,谁知昨夜却死在这里。

    张宝儿问了一句:“这神庙立起之后,村里人反响如何?”

    地保道:“神庙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村里人对观世音菩萨极为恭敬,按时来祭拜,年节时更有诸多仪式,也算得上是虔诚至极。”

    张宝儿又问道:“近几天有无人来祭拜?”

    地保道:“近些天没有,因为再过半个月就是大祭,那时候全村人都会来。”

    慕亮在一旁问道:“死者平时在村里有什么仇人么?”

    地保道:“这王春因为打过仗,杀过人,所以脾气不算太好,在村里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为人十分正直,从不做坏事,更不会害人,虽然不时与人有口角,却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断不至于被人杀了。”

    此时,仵作已验毕尸体,来回复慕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