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回 成功来自细节-《我真的是演员》
第(2/3)页
想到这,连姆忍不住开始反思,他自从依靠《飓风营救》,成为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之后,一直都靠在“硬汉”这标签上,赚钱、混日子。
对自己的表演,早已没有年轻时那种激情和努力了。
这是不是,就是自己这么多年,总是拿不到最终的影帝大奖的真正原因呢。
……
连姆转头看向彭怿辰,对方此时站在摄像师赵连生身边,还在讨论镜头光线的问题。
此时这个华夏导演的眉头,还在紧紧皱着,还是没有能够从刚才的情绪之中摆脱出来,但双眼却已经凝聚了所有焦点,比手画脚地和赵连生讨论着下一场戏镜头的运用。
在很多看来,彭怿辰似乎是一夜之间,就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在华夏,他第一部电影《十二勇士》就票房打爆,口碑爆棚;随后又称为第一单部电影票房超过10亿华夏币的商业第一导演。
登陆北美之后,他的《双宝斗恶魔》也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美丽人生》拿下了三个奥斯卡小金人。
《乡村教师》更是在全球拿到了31亿美元的超级惊天票房,成为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
但却没人想过,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彭怿辰付出了多少努力,迈过了多少门槛。
从2005年出道,到2011年,这个年轻人出演和拍摄了十二部电影,三部电视剧。
如果算上他公布的,下一部和娜塔莉·波特曼合作的电影。
也就是说,他在6年时间里,拍了13部电影。
这种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几乎是连姆不能想象的。
更加恐怖的是,这些电影全部获得了成功,即便票房没有爆炸的,口碑也爆炸了。
趁着群众演员去换装的时间,连姆·尼森暗暗为下一场戏积蓄更多精力。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的太多,反而脑子里乱成一锅粥,状态并不是太好。
其实他一直过不去的这段情节并不复杂,他和彭怿辰之间,只有台词上的表现,和脸上的微表情变化而已。
但这也让擅长于肢体动作表演的连姆,感觉到无所适从。
台词和微表情的重要性,在这个镜头里被无限放大了。
连姆不得不反复咀嚼每一句台词,思考每一个表情的变化,然后试图按照彭怿辰的要求,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这听起来,似乎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每年颁奖季,那些电影评论里,总是能看到大量的类似评价。
“他拥有极具自身风格化的表演魅力”
“他赋予了角色生命力,并用每一句台词让这种生命力,变得如此真实和鲜活”、
“他和自己的角色,融为了一体”
……
但人们却选择性遗忘了,能够获得这些评价的演员,往往只有:梅丽尔·斯特里普、西恩·潘、汤姆·汉克斯、丹尼尔·戴·刘易斯等极少数的演员……
这些表演上的天才们,让观众们总以为,表演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第(2/3)页